跳到内容

父亲节遇上端午节 全馆满百 18%OFF - 需用折扣码 BESTDAD18

订单满$68可获赠一盒20包参茶

古今花旗300年

About Ginseng's History

法国耶稣会教士杜德美
(P. Jartoux,1668-1720)
手绘人参图于1709年

野山西洋参被发现的历史最多可以追朔到叁百多年以前,大约在十七世纪初;西元1701年,法国耶稣会教士杜德美(P. Jartoux,1668-1720)来中国传教,当时他发现中国很多人都在服用中国吉林人参保养身体,认为人参是一种延年益寿的万灵丹,也因此引发了他的好奇心。1708年,杜德美受清廷之命绘制中国地图,去东北考察时发现了新鲜人参。後来他写信给传教会会长,附上了他绘制的人参图,详细介绍了人参产地、形态、生长状况和采集方法,并且推测人参可能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。之後他在英国皇家协会的会刊上发表文章《鞑靼植物人参》,详细敍述了人参的形态特徵与药用价值,在当时广为轰动。

这是人参第一次被详细介绍给西方世界,文章发表後影响很大。另一位法国耶稣会教士拉菲托(Joseph-Francois Lafitau)当时在加拿大魁北克传教,1716年他读了杜德美的信後,发现魁北克可能与杜德美预测可能发现人参的地理位置相吻合。拉菲托因此询问当地的印地安人,发觉当地的印地安人很早以前就开始把当地的西洋参当作药用,通常用於治疗头疼、创伤、不孕等等。拉菲托向法国报告了野山西洋参被发现後,加拿大各地的法国商人除了收购毛皮外,也开始向当地印第安人大量地收购西洋参。1717年,一家法国皮货公司试著把野山西洋参出口到中国,大受中国人欢迎,从此开始了野山西洋参的国际贸易。

若干年後,有人在美国东部发现了野生西洋参的踪迹。1784年2月22日,美国建国後第一艘商船「中国皇后号」起锚离开纽约港前往中国广州,船上载有出口中国的野山花旗参、铅、木材和毛皮。还有上万西班牙银币。六个月後到达黄埔港,十五个月後回到纽约,带回茶叶(武夷、熙春)、瓷器和棉布。从此,美中双边野山西洋参的贸易就开始了。此次贸易是美国第一次将西洋参运往中国,而之後因为中国向美国做进口买卖时,美国的西洋参上都有美国「花旗」的国旗,所以中国人才将美国的西洋参特别称作「花旗参」以此得名。

据统计,在1820年到1903年之间,美国共向中国出口了1700万磅野山西洋参。当时的「挖参热」一度成为风潮,美国总统华盛顿也在其日记中提到他曾遇到挖参者。费城的一份文件记载,在1788年,有一位叫丹尼尔‧布恩(Daniel Boone)的著名探险家,在那里卖出了15吨的花旗参。1870年代开始,有些美国人开始试验花旗参的人工栽培。花旗参的栽培之父通认为乔治‧斯坦顿(George Stanton)。1885年,他成功地在纽约州种植了150英亩的花旗参,到19世纪结束的时候,野生花旗参的供应实际上已经很少,人工栽培的花旗参则被广泛采用。从1906年到1970年,美国平均每年出口21万5千磅野山花旗参,数量相当可观。

而美国花旗参最有名气的就是威州花旗参。威州花旗参以品种「道地」而闻名。在威州种植花旗参的先驱是四个德裔兄弟,被称为逢氏兄弟(Fromm Brothers)。他们原本是以从事貂和狐狸毛皮交易起家的家族企业,由1904年开始移栽野山参苗开始,之後便以野山参种子大量种植人工花旗参,到1919年他们成为威州最大的人工花旗参栽植参农。在鼎盛时期,Fromm Brothers拥有超过500英亩的花旗参地种植。Fromm Brothers总共历经三代,他们开发并教导了此地参农很多种植花旗参的种植技术,对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,是威州种植花旗参的领导者,更是美国史上种植花旗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由於Fromm Brothers 的第叁代在1987年决定不再种植西洋参,许氏即是当时的「接棒者」。许氏自1980年代至今,一直是威州花旗参产业的领头羊,年总产量及出口总磅数最高达约占威州总产量的40%,成为全美产销量最大的花旗参农。

由於早期美国野生花旗参的滥采导致数量遽减,近代美国联邦政府对野山参的采集进行了严格的管理,在1975年美国签署了一个国际公约,并执行CITES(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),把野山参列为第二级保育类植物,进出口都要受到严格管制,且开采人也必须拥有美国联邦政府发的核准开采执照才可进行开采,以避免野山参受到濒临绝种的威胁。而相对野参,人工花旗参买卖的数量和产量则是与日遽增,特别是1980至1996年,威州参农数量增加了约10倍。当时全美有很多地方都有种植花旗参的踪迹,但约95%都是产自威斯康辛州。许氏人参也是在1974年成立在威斯康辛州沃沙市。许氏成立初期,全州约有参农25人,花旗参的年产量总计不到10万磅。到1995年,参农已有1200人,花旗参的年产量已达260万磅。但2000年後,由於加拿大和中国种植参的兴起和竞争,美国花旗参的产量和种植参农急遽下降。至2010年,据USDA(美国农业局)统计全美约只剩下147名註册参农。2018年前,全美花旗参产量约为70万磅,从2018年至今,威州年产量约为100万磅左右,而许氏年总经销就约占威州近4成的总产量。

从野参1717年出口至今,西洋参历史已超过300年。对许氏来说,这也是一个极具有意义的里程碑。从传教士拉菲托到逢氏兄弟,许氏传承了他们的开拓者精神,并继续秉持半世纪来如一日的精神,将花旗参历史带入下一个世纪。